时间:2025-06-24 18:19:32    来源:惠TV


破解3亿僵局

惠州仲裁“快立快审快裁”

巧护金融也救活了企业

今天我们聚焦一宗约3.69亿金融借款纠纷:我市一家银行因贷款企业经营困难、担保人“爆雷”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而惠州仲裁委通过“快立快审快裁”绿色通道,仅用3个多月化解金融困境。他们如何平衡“金融债权保护”与“企业纾困”?接下来我们对话惠州仲裁委,揭开高效金融解纷背后的法治密码。

01案情介绍

2021年,某企业因产业园项目建设需要向银行借款,借款金额人民币3亿元。银行审核后,与企业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与保证人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上述合同争议解决条款均约定“发生争议时提交惠州仲裁委员会处理”。合同签订后,银行依约向企业发放了共计3亿元借款,借款期限为8年。

2023年12月,因该企业生产经营不及预期,未按合同约定归还到期贷款本金,银行遂向惠州仲裁委申请仲裁:提出依据合同约定宣布全部贷款提前到期、企业立即偿还贷款本息、保证人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等仲裁请求。

02主持人提问

本案通过“快立、快审、快裁”金融仲裁绿色通道,从立案到裁决仅用3个月。这套机制最关键的提速环节是什么?

惠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危兆宾

惠州仲裁委员会制定的《高效办理金融类纠纷案件“三快”实施办法》,实现金融纠纷快立、快审、快裁,其核心环节有两点:一是从制度上对金融案件立案流程进行简化、办案流程全面提速。金融案件事实清楚、争议小,缩短立案、审理周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金融机构维权成本。二是专业化审理:设立金融仲裁院,由熟悉金融的仲裁员集中审理,提升裁决效率与专业性。


03案件点评


惠州市律师协会会长周涌

商事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它快捷、灵活、保密性强、一裁终局,快速结案,为债权人处置不良债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银行在签订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时特意选择了与主合同相同的纠纷处理方式,一站式处理更加省时省力。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这起涉案标的达3个多亿的金融借款案件是惠州仲裁委员会受理众多金融案件审理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惠州仲裁委员会通过金融纠纷仲裁案件“快立、快审、快裁”绿色通道机制的方式,不仅促进金融企业收回贷款、盘活资金,有效挽回损失,缓解了诉讼压力,减少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保护了金融企业债权,也考虑到纾解企业困难,积极促成双方调解,给予企业一定时间,缓解了债务人还款压力。


从3个多月速裁到精准认定金融风险,我们看到仲裁不仅守护了金融安全,更成为营商环境护航者。下期节目,我们将继续探索法治创新的生动实践。


来源:惠TV